202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查询网
最新收录:
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安排公示的通知
2025-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03
- 11-03
- 11-03
- 10-16
- 10-1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查询快捷入口2025版
最近更新:11-12
- 例1.冷泉是由深海沉积物中的甲烷及其他有机质流体向海底渗漏或喷发而形成的独特环境,生活着生物多样性丰富、尤其是化能自养微生物,为底栖海洋动物提供碳源和能源,是支撑无光、低氧海底生物圈的基础生物类群。本课题开展我国主要深海冷泉区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特殊代谢功能研究,解析冷泉微生物的特殊环境生存机制及其对深海冷泉地球化学循环中的贡献;发掘其功能基因资源及代谢能力,提供生物技术创新的资源和策略。本年度采集到Formasa和Haima两个冷泉区水样、沉积物及底栖动物样品32份,理化因子分析得知Formasa冷泉区甲烷含量高、硫酸盐和DIC低。对4个冷泉区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0-20cm的细菌主要是δ-Proteobacteria 和 Chloroflei,古菌主要是ANME-2a/b,甲烷八叠球菌科;40-400cm的细菌主要是Atri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古菌以产甲烷菌为主。特别发现Atribacteria和产甲烷古菌分布在同层,暗示二者代谢依存。基于宏基因组分析拼接出50多个冷泉未培养微生物的基因组;分离到冷泉区好氧和厌氧微生物500株左右,保藏198株。这些分离物中有5个潜在的新种,完成了它们的基因组测序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这些分离的物种中具有淀粉酶、明胶酶、脂肪酶等酶活菌株40株。揭示了深海偏顶蛤与其共生微生物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机制。...
- 例2.本项目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为牵头单位,组织育种、栽培、土肥、农机、植保等方面优势明显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推广部门,针对辽宁省粮食生产能力区域间不平衡、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下降、水肥利用效率不高、栽培技术与农机不配套等问题,开展了春玉米密植氮高效、耐旱、适宜机收资源及品种鉴选与配套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春玉米高产耕层构建及地力保育关键技术研究、春玉米密植抗逆高产群体构建关键技术研究、春玉米节肥节药关键技术研究、水稻氮肥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水稻高产耕层构建及地力保育关键技术研究、水稻高产群体构建及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水稻机械化及节肥节药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四年多的实施,筛选出辽单575、盐丰47等24个氮高效、抗旱、宜机收的玉米、水稻新品种和10份种质资源,形成了氮高效栽培配套技术。建立了春玉米、水稻土壤高产耕层构建综合性状指标评价体系。构建了以辽西玉米免耕抗旱技术模式和辽宁中部稻区水稻深翻宽窄行增密丰产栽培技术模式为代表的13套节本增效技术模式。制定了技术标准(规程)18套。研制不对行玉米收获机割台等农机具设备4台套,申请了相关专利52项,发表论文113篇。累计建设了玉米、水稻超高产田1865.6亩,最高单产分别达到1347.3 公斤和861.2公斤,累计建设玉米、水稻核心区11.6万亩,平均亩产分别达到803.1公斤和731.3公斤,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用分析入口2025版
高级分析功能请使用《全球科研项目交互分析系统》>
